“寒夜客來茶當酒,竹爐湯沸火初紅?!?/p>
圍爐煮茶大熱,也讓這首杜耒的《寒夜》在冬天瘋狂刷屏。以茶代酒暖意融融,讓人回味無窮。
可別小覷這只竹爐,它絕不僅僅只是生火煮茶的器具,在文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中,是一個鮮明的文化符號。
竹爐,顧名思義,即外圍系竹編的炭爐,自唐起,就備受文人雅士的親睞:“易簡高人意,匡牀竹火爐。”(唐·杜甫 《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·其一》)宋時,竹茶爐在文人圈中就更流行了?!八娠L檜雨到來初,急引銅瓶離竹爐?!?羅大經(jīng)《茶聲》)另外,韓駒、釋德洪也都作有詠《竹爐》詩。
竹爐
竹、茶與文人之間,在精神層面,總是同頻共振。蘇軾說:“可使食無肉,不可居無竹。無肉令人瘦,無竹令人俗。”宋徽宗說:“至若茶之為物,擅甌閩之秀氣,鐘山川之靈稟,祛襟滌滯,致清導和,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,中澹閑潔,韻高致靜?!?/p>
“竹下忘言對紫茶”“竹里煎茶”,是閑情逸致,也是清雅高潔的志趣。融合了竹與茶的竹爐,到明清時,成為文人雅士飲茶的“當家”茶器之一。明代錢椿年《茶譜》還將竹爐和裝爐的便攜式竹箱命名為“苦節(jié)君”、“苦節(jié)君行者”。
茶為文士們在塵世中開辟了一塊自由自在、清逸恬淡的心靈凈土(圖為明·祝枝山《竹爐圖》)
圍繞竹爐,明清兩代的文人,展開了一場跨越400多年的風雅“接力”。
竹茶爐誕生于明洪武二十八年(公元1395年)。時年,明代吳門畫派先驅(qū)、墨竹第一高手王紱(公元1362年—1416年)因患眼疾回無錫老家靜養(yǎng)。
一日,好友潘克誠帶他到惠山寺聽松庵喝茶,住持性海以“天下第二泉”惠山泉煮茶招待。他們啜茗閑話時,來了一位湖州篾匠。篾匠拜見過性海,便提議為其制作一只竹爐。
沒多久,篾匠就把竹爐做好了。該爐上圓下方,外面編竹,內(nèi)里填土,內(nèi)膽為銅柵,十分精巧。王紱欣然命筆,即興創(chuàng)作了一幅《竹爐煮茶圖》,并題詩云:
僧館高閑事事幽,竹編茶灶瀹清流。氣蒸陽羨三春雨,聲帶湘江兩岸秋。
玉臼夜敲蒼雪冷,翠甌晴引碧云稠。禪翁托此重開社,若個知心是趙州。
另外,還請來大學士王達撰《竹爐記》,匯成《竹爐圖卷》,一時傳為美談。
后來,性海赴虎丘寺任住持。臨行前,將竹爐贈給潘克誠。潘氏離世后,其后人又將竹爐轉(zhuǎn)贈他人。
明初畫家沈貞(明初四大家之一的沈周之伯父),也曾作《竹爐山房圖》贈性海。他自題云:“成化辛卯初夏,余游毗陵,過竹爐山房,得普照師(留)酌竹林深處,談話間出素紙索畫,余時薄醉,挑燈戲作此圖,以供清賞。南齋沈貞?!敝駹t山房原為惠山寺彌陀殿。1595年,邑人鄒迪光修愚公谷園林時,將此殿更名為“竹爐山房”。
明·沈貞《竹爐山房圖》局部(紙本,遼寧省博物館藏)
1476年,祖籍無錫、時任武昌太守的秦夔(公元1433年—1496年),赴京述職途徑故里時,曾宿聽松庵,披覽《竹爐圖卷》后,對竹爐的流落感慨不已,便四處訪求。也許是秦夔的執(zhí)著感動了上蒼,竹爐失而復得。
秦氏遂作《聽松庵復竹茶爐記》,記述了尋訪的經(jīng)過。他尋爐的初衷是:“或疑爐細物也,復不足為世輕重。殊不知物不自顯,必因人而后顯,使爐不經(jīng)諸名公品題,雖復得之累百何補?況諸公之作,亦將藉是以傳。爐可泯,諸公之言可縱之使泯乎?”竹爐的回歸,是他對前人的深深致敬。
明·文徵明 《林榭煎茶圖》手卷 局部
抵京后,秦氏把尋爐的事同朝中好友分享。李東陽、程敏政、李杰、謝鐸等名士皆賦詩唱和,共得詩文40余首。秦氏效法前人,將詩文匯編成《竹爐詩卷》,邀翰林學士陸簡作序,李東陽書“竹爐新詠”四字,吳理繪《聽松庵竹爐圖》。
第二輪風雅“接力”的接棒者是清代著名詞人顧貞觀(公元1637年—1714年),他與陳維崧、朱彝尊并稱明末清初“詞家三絕”。1684年,顧貞觀由京返鄉(xiāng),在惠山腳下修葺先祖顧憲成祠堂,顧憲成系明末東林黨人?;萆降挠木肮雌鹆怂脊胖?,顧氏曾同無錫縣令吳興祚同賞秦夔與諸友唱和的《竹爐詩卷》,傾慕不已。
攝影/周昂
200余年光陰荏苒,竹爐及前人的書畫皆被時間所侵蝕,甚以為憾。于是,顧氏依舊制復刻兩只竹爐。爐成,乃作《重制竹爐告成志喜》詩。一時間,“邑人聞者,競賡原韻”。顧氏攜爐入京時,納蘭性德、陳大章、梁佩蘭、宋犖、吳雯等好友紛紛“跟帖”,續(xù)寫竹爐的雅韻。
喜以文人自居且曾言“不可一日無茶”乾隆皇帝算得上400多年來竹爐的超級“粉絲”。顧貞觀辭世37年后,乾隆開啟了他首次南巡之旅。前朝文人的竹爐風雅,他早有耳聞。他六下江南,六度駐足惠山,都要“再三撫玩”古茶爐。
一生作詩4萬多首的他,單是關(guān)于惠山竹爐詩卷的詩就有32首,詠玉泉山竹爐山房58首,詠香山竹爐精舍13首。
《御制竹爐圖詠》四卷
他也曾兩度下旨編刻、修復《竹爐圖詠》詩卷。1762年,無錫知縣吳鉞將乾隆巡幸惠山的御題置于篇首,各卷以“元、亨、利、貞”命名,成為當今流傳最廣的“吳鉞版”《竹爐圖詠》。不幸的是,此卷毀于1779年的一場大火。乾隆得知后,痛心疾首,敕命重制。他自己親上陣,模仿當年王紱筆意,補繪首圖,又命六子永瑢、都統(tǒng)弘旿、侍郎董誥分別補二、三、四圖及前人題詠。知縣邱漣將補提詩卷刊刻,此后又陸續(xù)增補乾隆第五次、第六次南巡時的御制竹爐詩。
乾隆還將宮中所藏王紱《溪山漁隱圖》交由聽松庵收藏,此畫又幾經(jīng)離散流轉(zhuǎn),此是后話了。
他還分別在京城的玉泉山、香山建造竹爐山房、竹爐精舍,并命人仿制竹爐,設于味甘書屋、春風啜茗臺、千尺雪、焙茶塢、露香齋等私人空間里。
一只竹爐,400多年來,引發(fā)了百余位文人“圍觀”,留下了200多首(篇)詩文,十多幅書畫及4部專著。竹爐,堪稱史上“現(xiàn)象級”風雅茶事。
“曲院春風啜茗天,竹爐欖炭手親煎。小砂壺瀹新鷦嘴,來試湖山處女泉?!?清·丘逢甲《潮州春事·之六》)至今,竹爐仍在工夫茶的熱絡中冉冉不熄。
來源:茶道CN
如涉及版權(quán)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