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續(xù)茶經(jīng)》分上、中、下三卷。目次依照陸羽的《茶經(jīng)》。還附錄茶法一卷,成書在雍正十三年(1735年)前后。
全書內(nèi)容雖多,只是輯錄多種古籍中的有關茶業(yè)方面的資料,沒有作者自己的寫作,然征引豐富,分類摘錄,較為系統(tǒng),便于讀者集觀,并保存了一些已經(jīng)遺失的古代茶事資料。
(1)茶之源
這一章作者收集了上百部古籍,把書中有關茶之源的記載進行整理編輯。如上至漢代王褒的《僮約》,到唐代陸羽的《茶經(jīng)》、宋代徽宗的《大觀茶論》、蔡襄的《茶錄》、明代許次紓的《茶疏》、馮時可的《茶譜》等95種有關茶葉書籍中摘錄了大量茶之源的文字。
(2)茶之具
這一章收集了22種有關茶詩、茶書中茶具的記載,如唐代陸龜蒙的《茶具十詠》、宋代審安老人的《茶具十二圖贊》等。
(3)茶之造
這一章收集了45種有關茶書,從中摘錄了有關茶之造的記載,如《唐書》《北苑茶錄》《西溪叢語》《品茶要錄》《學林新篇》《苕溪詩話》等。
(4)茶之器
這一章收集了37種有關茶的書和詩,把記載的茶器部分進行了編輯。如蔡襄的《茶錄·茶器》、謝宗可的《詠物詩·茶筅》、周高起的《陽羨茗壺系》《秦少游集·茶臼》等。
(5)茶之煮
這一章收集了66種有關茶書中的茶之器的記載,把我國歷代的煮茶方法收集起來,從而清楚地了解我國飲茶史的演變,如張源的《水記》、陸羽的《六羨歌》、葉清臣的《述煮茶泉品》、羅大經(jīng)的《鶴林玉露》、徐謂的《煮茶七類》、田藝蘅的《煮泉小品》、張大復的《梅花草堂集》、聞龍的《文泉記》等。
(6)茶之飲
這一章對57種有關茶詩、茶書中的飲茶好處,飲茶的禁忌等進行了輯錄。如顧元慶的《茶譜》、王復禮的《說茶》、李時珍的《本草綱目》等。
(7)茶之事
這一章從117部古書中引錄了大量有關茶的人和事,說明了茶在我國歷史上的地位。如:引錄了《海錄碎事》中王濛好飲茶以及“水厄”的典故,引錄了《潛確類書》中蔡君謨識水的故事,引錄了《西湖志余》中“茶博士”的來歷等諸多的人和事。
(8)茶之出
這一章收集了133種書中論述我國產(chǎn)茶的地方和品種。幾乎包括了我國今天所有的產(chǎn)茶地和品種。如錄入了唐代的八大茶區(qū),各州志中記載的產(chǎn)茶地和茶葉品種等。
(9)茶之略
這一章簡略地列出97種荼書和茶詩目錄,并摘錄一些茶詩佳句。如陸羽的《茶經(jīng)》、張源的《茶錄》、顧元慶的《茶譜》、裴文的《茶述》、呂仲吉的《茶記》、聞龍的《茶箋》、趙佶的《茶論》、許次纖的《茶疏》、羅廩的《茶解》、胡文煥的《茶集》、夏茂卿的《茶董》、趙長的《茶史》等。列出了25首茶詩目錄,如顧源的《茶賦》、蘇軾的《葉嘉傳》、黃庭堅的《煮茶賦》等。同時摘錄53首茶詩佳句。如杜牧的《茶山詩》:“山實東南香,茶稱瑞芳魁?!碧K轍的《詠茶花詩》:“細嚼花須味亦長,新芽一粟葉間藏?!贝鲝凸诺摹吨x史石窗送酒并茶詩》:“遺來二物應時須,客子行廚用有余。午困正需茶料理,春愁全仗酒消除?!?/span>
(10)茶之圖
這一章列出了歷代的18幅茶葉名畫和審安老人的茶具十二圖。如名畫有唐代張萱的《烹茶仕女圖》、五代陸滉的《烹茶圖》、宋代劉松年的《盧仝煮茶圖》、元代錢舜舉的《陶學士雪夜煮茶圖》、明代文征明的《煮茶圖》等。十二茶具圖,只列出了沈安老人的《茶具十二圖贊》中的名稱及解釋,并未畫出茶具圖。
(11)附錄
這是《續(xù)茶經(jīng)》的附錄,而不是正文,但比較詳細地從11種古籍中摘錄歷代的茶法,如貢荼、榷茶、茶稅等。這對后人了解茶葉政策的演變,制定新政很有參考價值。
《續(xù)茶經(jīng)》是我國古代茶書內(nèi)容最為豐富、篇幅最長的一本綜合性茶葉古典著作?!端膸烊珪偰夸浱嵋酚羞@樣的評價:“自唐以后約數(shù)百載,產(chǎn)茶之地,制茶之法,業(yè)已歷代不同。
既烹煮器具亦古今多異,故陸羽所述,其書雖古而其法多不可行于今。廷燦一訂補輯,頗切實用,而征引繁富?!彼赃@本書很值得茶人一讀。
《續(xù)茶經(jīng)》的作者陸廷燦,字幔亭,江蘇嘉定人(今上海嘉定)。陸廷燦少時從學王士禎、宋犖,深得作詩之趣。成年后曾任松縣教諭,后任崇安(今武夷山市)知縣,官聲頗佳,但后因病退隱定居,以“壽椿堂”顏其藏書,并刊印書籍。
由于長期在茶區(qū)為官,善于茶事。對于采茶、蒸茶、試湯、候火,頗得其道。據(jù)其自述:“值制滿公,鄭重進獻,究悉源流,每一茶事下詢查閱諸書,于武夷之外,每多見聞,因思集為《續(xù)茶經(jīng)》之舉。”
陸廷燦除了編著《續(xù)茶經(jīng)》外,還有著作《藝菊志》《南村隨筆》等。
(文章取材于 于觀亭 先生所著《觀亭茶道》)
-未完待續(xù)-
[免責聲明] “茶館網(wǎng)”對原創(chuàng)、轉載、分享的內(nèi)容、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公眾號內(nèi)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保證,發(fā)布內(nèi)容僅供讀者參考。
[版權聲明]本圖文來源于網(wǎng)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異議,請聯(lián)系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