泡茶 唯手熟爾

泡茶 唯手熟爾

124閱讀 2021-08-14 05:53 沖泡

累了困了,來泡茶吧。對于很多普洱茶的粉絲來說,泡茶是一天中必不可少,卻又最愜意的時刻了。但是,時間長了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怎么回事?這一樣的茶到了不同的人手上,這味兒可就大變樣了。所以,資深人士就會告訴你 “紙上終覺淺,茶事要躬行” 。其實,就像作者所言,泡茶的整個過程都需要我們?nèi)橥度?,以專注的心,才能聽見茶的語言,當然才能表現(xiàn)出茶的品質(zhì)了。

泡茶終歸是一件有趣的事,而一顆沉浸其中的心,終能找到真正屬于茶人的快樂。

紙上終覺淺 茶事要躬行

要做到在沖泡中解讀茶性,需要有扎實的沖泡基本功,做到“茶、水、器、人”四大要素都兼顧考慮,在解讀中調(diào)試沖泡手法,在調(diào)試中繼續(xù)解讀,才能找到?jīng)_泡一款茶最好的方式,泡出我們想要的那杯茶。

例如,同樣一款茶,我們可以在投茶量、沖泡水溫、泡茶器、沖泡手法等要素上靈活調(diào)整、搭配,組合成不同的方案來反復(fù)沖泡,多方位進行解讀。獨品時可以用小投茶量悶泡法;品飲人數(shù)眾多時,可采用大容量壺大投茶量快速沖泡法;三五茶友閑品時,可以先泡后煮;驅(qū)車外出時還可以用保溫壺悶泡,提神解乏。各種泡法,各有不同的品飲體驗。通過不同的泡法對茶品進行解讀,能夠讓我們更加熟悉茶品的“脾性”。

當然,不同沖泡方案的組合,需要基于對茶性的判斷、熟悉,而不是隨意組合。比方說,沖泡一款20年陳的生普,選用蓋碗沖泡往往就很難泡好;沖泡一款新茶,如果拿紫砂壺悶泡,也往往會把茶泡砸了。

要做到熟悉自己手中的茶,最重要且最有效的辦法是和自己的茶“做朋友”。朋友之間,多聯(lián)系多交流,知彼知己,溝通起來會更順暢,知己好友時能心有靈犀,說到底主要還是一個“熟”字。

那么,如何和茶“做朋友”呢?很簡單,當你和茶相處時,得把心放在茶上。撬茶時,得把心放在茶上,想著茶希望你怎么撬它,茶顯然希望你盡量保持它的原本面貌,所以我們得順著紋理來撬,盡量保持條索完整,而不是隨意撬把茶給撬斷撬碎了。選器時,得把心放在茶上,不能什么茶拿過手,就拿一個蓋碗或一個壺來泡,比方說條索粗壯的茶往小口壺小容量壺塞,茶肯定憋屈,一憋屈茶湯自然表現(xiàn)不佳。在水溫把控上,得把心放在茶上,想著這樣的水溫茶喜歡嗎,如果一大壺水煮開后就一直沖到水溫都降下來了還繼續(xù)沖,我們仔細聆聽一定能聽到茶嚷嚷著“不夠燙啊不夠燙啊”。在泡茶過程中,得把心放在茶上,記掛著壺中的茶希望你悶泡多久,悶的時間長了茶過于苦澀它不高興,悶的時間短了茶還沒充分出味它不過癮。諸如此類,不一而足。這道理好比我們做菜時,得把心放在菜上,才能把菜做好,一走心往往菜就做不好了。

對于我們自己手上的茶品,尤其是經(jīng)常喝的生活茶,只要我們多用心沖泡,知其長,識其短,諳熟其脾性,在沖泡時揚長避短,便可輕輕松松地泡出一手好茶。例如,一款11年陳茶,我們通過反復(fù)沖泡,知其“長”是轉(zhuǎn)化到位、適飲度高,中水醇厚,尾水甜潤,其“短”是頭水(前5泡)容易出苦澀。那么,我們在沖泡前,可以進行充分潤茶、濕醒;在頭水中要注意避免過度悶泡,出湯后可揭蓋散熱(同時也應(yīng)避免過度散熱,以免下一泡壺內(nèi)溫度不足);而到了中水(6-10泡)則可延長悶泡時間,淋壺提溫,泡出茶水相融、黏稠度高的茶湯;到了尾水(10泡以后),我們可以隨意悶泡,也可以煮茶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茶一直在變化,人也一直在變化。因而,對茶的了解,也需要以“變化”的眼光來看待。對于許多普洱愛好者來說,我們時常有這樣的感覺,茶喝著喝著,有時候回過頭來品試一款一年半載未開湯的茶品,會有新的收獲,這是因為茶在轉(zhuǎn)化,我們的品飲狀態(tài)(身心狀態(tài)、對茶的認知、品飲體驗需求等)也在變化。這就賦予了我們在品飲普洱茶上更多的變化,也讓我們可以收獲更多的驚喜。

可以說,從打開一餅茶到泡出一杯茶之間,鋪著一條路,通往七子世界,深邃而奇妙,吸引著無數(shù)探路人。路邊的茶友,趕緊來呀,前方風景獨好。

來源: 普洱雜志

如涉及侵權(quán)請聯(lián)系刪除

上一頁:“以草抑草”茶園綠色防控技術(shù)概覽

下一頁:普洱茶投資分析:腦洞大開 老班章多少一片才會暢銷

相關(guān)閱讀

茶友網(wǎng)
滇ICP備19006320號-4
滇ICP備19006320號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