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編壺,紫砂刀尖上的芭蕾
文章來源 / 六一堂
前幾天,一條關于竹編手工藝的話題沖上微博熱搜。
藝人范丞丞在綜藝《青春環(huán)游記3》中首次嘗試了竹編手工藝,引發(fā)了大家對竹編工藝以及傳統(tǒng)手工藝的關注和熱情。
傳統(tǒng)竹編工藝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,是中華民族勞動人民辛勤勞作的結晶。
竹編的應用也非常廣泛,“竹絲扣瓷”就是其中一朵奇葩。
“竹絲扣瓷”又名瓷胎竹編,是四川成都地區(qū)獨有的傳統(tǒng)手工藝品,它以瓷器器皿為胎,用纖細柔軟的竹絲,緊扣瓷胎,依胎成形,胎彎竹彎,形曲篾曲,所有接頭之處都做到藏而不露,渾然一體。
竹絲扣瓷作品
那紫砂和這獨具魅力的竹編工藝相遇,能碰撞出怎樣奇妙的火花呢?今天,就帶大家品鑒不一樣的紫砂。
宜興盛產紫砂,也盛產竹子。縱觀紫砂的發(fā)展歷史,以竹為題材的紫砂作品不勝枚舉。但在紫砂之上展現竹編技藝,宛如“竹絲扣砂”的作品卻并不多見,特別是竹絲雕刻這么細膩的。
不過“絲竹扣砂”并不是像“絲竹扣瓷”一樣運用真的竹絲依胎編織,而是全憑紫砂藝人手中的一柄雕刻刀,一點一點地雕琢而出。
壺體外形經手工雕刻成精細的“竹絲”,通過多道工序,使壺體上的竹篾粗細均勻,縱橫穿梭,凹凸有致,其造型效果就猶如真正的竹絲編織出來的效果一樣。
乍一眼,完全以為是細細的,圓潤的竹絲經過竹編藝人一絲絲、一縷縷地精心編制出來的竹制茶具,只有當你用手撫摸或者仔細觀察之下才會驚奇地發(fā)現,它并不是竹絲編織而成,而是紫砂藝人在紫砂茶壺上經過精工細作地刻出來的竹編效果。
如此精細的工藝可謂是刀尖上的芭蕾。
制作紫砂竹編茶具的重要步驟
制作紫砂竹編茶具的一個重要步驟是用線梗制作竹編:
首先,用線梗將制作好的茶具身筒外表等分成36份,使之具有精確的整體結構。
造型規(guī)則是:上下映襯、體形和諧、深淺自如、明暗分明、比例精確、紋理清晰。
具體工藝如下:
線梗在紫砂泥片上刻出像竹編一樣的竹絲線條,相鄰上、下線條之間的起始位置錯開一個竹絲段的1/2。
線條與線條之間留有定長度的間隙,再在間隙泥的中部刻一條短豎線,然后用鏟子將短豎線左右的間隙泥鏟除,使之相對于竹絲段凹進去,以便呈現出左、右竹絲段之間那種穿人的凹凸效果。
雕刻“竹絲”時,制作者全程都要全神貫注,而且只能在身心極佳的狀態(tài)下制作,因為稍行差池,“竹絲”就會錯斷,導致前功盡棄。
如果補泥,重新雕刻,處理不當會留下痕跡,只有一氣呵成,才會有“雖由人作,宛自天開”的效果,才會在這砂絲竹韻之中,感受別樣的美感。
這對紫砂藝人的技藝有極高的要求,正是這樣的高要求,要2個月乃至數月方可得一把成品竹編壺。
魚簍壺
·魚簍壺鑒賞 ·
此壺名叫魚簍壺,壺如其名。壺蓋為鏤空狀,流把為竹節(jié)造型,圈足。整個壺體不失傳統(tǒng)造型,顯得典雅大方,精致中充滿樸質的田園風。
壺體上的根根“竹絲”皆是紋理清晰,且伸展自如,流暢生動?!爸窠z”之間間隔恰當,疏密有致??v橫穿梭交錯的竹篾,凹凸有致,橫向纖細圓潤,縱向形扁強韌,把竹編的特點體現得淋漓盡致。
”
試想一下,茶壺經過泡養(yǎng)而包漿瑩潤,根根砂絲因為摩挲泛著柔和光澤,竹之清香,與茶香相合,二者交相輝映,相映成趣,質樸而典雅,精致而大方......
來源:紫砂壺鑒賞與收藏秘籍
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