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去過太空的茶,現在怎樣了?

那些去過太空的茶,現在怎樣了?

200閱讀 2021-06-21 02:01 快訊

6月17日,神州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發(fā)射。按照計劃,航天員們將在太空駐留3個月之久。想到航天員們在太空的生活,頭腦中不禁浮現這樣一幅畫面:

航天員取出太空茶,放進特殊容器并通過加熱器加熱,插上吸管,一邊愜意地飲茶,一邊俯瞰著藍色星球……

這幅畫面并不是憑空想象。早在2016年11月,天宮二號上,我國航天員就首次在太空泡茶。那次泡飲的主要是太空紅茶和太空綠茶,由專家團隊歷時近三年研制,經過百余次的反復配方與實驗,最終確定了科學配方,形成每袋僅重3克、溶解度高的太空茶。

航天員景海鵬在天宮二號展示太空生活

進入太空的,除了供航天員品飲的茶,還有優(yōu)良茶種。

2003年,神州五號升空,機艙內除了航天員,還有一批進行實驗的農作物種子。其中,就有50克來自浙江淳安的茶樹良種——鳩坑種。

2007年,神州七號上搭載的50多種植物種子中,也有云南大葉茶種子。

2011年,6個武夷巖茶品種(肉桂、金毛猴、鐵羅漢、奇丹、雀舌和矮腳烏龍)搭乘神州八號返回式衛(wèi)星進行航天育種。

2012年,神舟九號上,普洱茶籽同樣遨游太空后,順利回到了家鄉(xiāng)。

2013年,神舟十號上天,搭載了嚴格篩選出來的武夷茶優(yōu)質品種,被命名為“航天大紅袍1號”和“航天正山小種1號”。

……

茶籽的太空之旅,這大概僅僅只是部分。人們?yōu)槭裁匆Х桨儆嫶俪刹枳训倪@段旅程?

其實,種子上天的歷史比人更早。早在1987年,我國便首次利用返回式衛(wèi)星搭載植物種子。種子在太空遨游,神奇的宇宙會賦予種子意想不到的變化。在太空輻射、電磁、微重力等我們未知的太空環(huán)境影響下,種子會發(fā)生奇妙的變化。從太空回來的種子,人們要經過精心選育,最后找出更高產、抗病能力更強、更早熟優(yōu)質的品種。

人們顯然對茶籽的航天育種抱有極大期望。就在2003年鳩坑種進入太空時,媒體報道,航天育種取得成功后,淳安每年的茶葉總產值至少凈增1億元。

這種預估也不是沒有道理。據測算,人類每向航天領域投入一元錢,便可獲得7至12元錢回報。而且,航天育種已經在花卉、水果等諸多方面見到成效,花期更長,水果皮薄肉甜都已經證實。

那么,那些曾經去過太空的茶,現在怎樣了?

鳩坑種茶園

根據能查到的有限信息,2003年上天的鳩坑種,已在青島光伏試種成功,太空鳩坑種喜濕耐蔭,在光伏農業(yè)科技大棚優(yōu)質的環(huán)境下,生長周期由3年多縮短到2年多,并達到了更優(yōu)的生長效果。

2007年上天的云南大葉種,在湖南新化蒙洱茶葉基地培育成功,湖南農業(yè)大學與蒙洱茶業(yè)基地經過三年時間培育而成,2009年采摘茶葉3.5公斤。

據了解,航天品種培育出來后,必須經過進一步的試驗和鑒定,最后還必須通過國家或省級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審定,才能進行大規(guī)模推廣。

北京國際茶業(yè)展上的中國太空茶

大眾想喝到航天育種的茶,也許還尚需時日。但航天員在太空喝的茶,現已走向大眾。2020年北京國際茶業(yè)展上,太空茶亮相,包括天宮茶系列(笑傲天宮黑茶等)、航天茶系列、太空茶系列;以及歷時多年研發(fā)并應用于神舟十號和神舟十一號太空飛行任務的中國太空第一茶“太空暢飲-去膩茶”、應用于神舟十一號太空飛行任務并實現“中國人首次太空泡茶”的“航天小微茶-太空紅茶、太空綠茶”、太空代餐“營養(yǎng)藻茶、藻麥茶”和空間站任務航天黑茶片等,太空的味道走進千家萬戶。

浩瀚的太空,茶籽的奇妙之旅后,我們期待,在未來的某一天,我們可以仰望星空,喝一杯遨游過太空的奇妙之茶。

來源:今日頭條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

上一頁:聚焦“產業(yè)融合、產業(yè)園創(chuàng)建、安全生產”培訓 助力園區(qū)發(fā)展 —

下一頁:普洱茶投資分析:情何以堪 茶商已經開始卷外賣小哥了

相關閱讀

茶友網
滇ICP備19006320號-4
滇ICP備19006320號-4